Page 71 - 證券半年刊114年第9期
P. 71
證券公會半年刊 第 9 期 淺談韓國資本市場改革―企業價值提升計劃 69
庭資金投入股市,此計劃如能有效提升投資報酬預期,也將帶動國內機構與散戶資金結構調
整,更多資金轉向股市與高殖利率產業,如銀行、汽車等長期被低估的板塊;此外,價值提升
指數的建立也便利散戶透過 ETF 參與優質股票投資;整體而言,若計劃成功推動,將有助於
提升韓股的中長期增值預期,並促使家庭與機構投資組合,逐步從傳統存款或房地產,轉向股
票與基金。
三、 總體而言,企業價值提升計劃提高了市場與投資人的期待,並可能帶來投資結構的深層轉變,
短期內市場或將出現政策題材炒作與獲利了結交錯的現象,中長期則有望促使機構資產配置調
整,上市公司市值結構改善;然而,若政策推動力度不足或溝通不佳,恐削弱投資人信心與耐
性;因此,持續與透明的政策執行與溝通,將是確保改革效果的關鍵。
陸、預期效益與挑戰
一、 韓國政府期望透過企業價值提升計劃,有效解決長期困擾的「韓國折價」問題,隨著公司治理
水平與資訊透明度提升,企業估值可望上揚,進而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駐;韓國外資機構表示,
此一改革將「大幅增強對韓國資本市場的信任,並促進以股東價值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若政
策順利落實,企業盈餘與分紅提升,將逐步反映在股價表現上,帶動股市整體估值走高。初步
跡象亦已浮現:2024 年韓股整體股息總額成長 12%,股份回購規模亦翻倍,提升了投資人實
質收益,並改善市場結構。
二、 改革措施多採自願性機制,缺乏強制力,實施效果恐有限;部分韓國專家學者批評計劃「過於
簡化,缺乏具體激勵與法律約束」,若後續不加強執行力,市場在初期反彈後可能出現修正壓
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亦指出,若缺乏實質改革行動,韓股指數可能維持震盪格局;另一方面,
若企業經營階層為維護家族利益而消極配合,將難以促成根本變革,目前改革尚未正面觸及控
股股東過度集中等核心治理問題,整體政策仍被部分人士視為「半成品」。此外,宏觀與政治
風險亦不容忽視,包括全球貿易摩擦、美國貨幣政策變動等外部不確定性,若 2025 年全球經
濟面臨衰退風險,外資對韓股的投資趨勢可能逆轉,加劇資本市場的脆弱性;因此,改革成效
仍需時間檢驗,並仰賴政府持續監督與適時政策調整。
三、 此計劃自發布以來,廣泛引發學界與市場的討論,正面意見認為,改革為韓國企業文化帶來轉
捩點;韓國金融委員會副主委金素英指出,計劃將「透過引導企業建立尊重股東價值的文化,
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品質」;韓國金融專家及學者亦認為,改善股東權益結構有助韓企擺脫因
ROE 偏低導致的估值折價出,高股息與回購比重的提升,將縮小內外資間的價格落差,若要
真正提升企業價值,亦須同步檢討高負擔的稅制安排,包括遺產稅與財閥大股東的附加稅;然
而,審慎聲音亦不在少數,普遍認為目前改革細節不足,執行架構尚未成熟;外資機構認為,
短期內難以評估企業實質影響,但公司重估機會正在增加,若無進一步配套支撐,韓股指數仍
將維持區間波動;此外,許多意見主張,在推動企業改革的同時,政府應同步審慎檢討稅制,
避免稅負壓力成為改革成效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