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證券半年刊114年第9期
P. 14
12 2025 TAIWAN SECURITIES ASSOCIATION
未來走向與美國財政赤字惡化之擔憂、中國經 加上川普貿易政策反覆,導致全球市場不確定
濟情勢變化等,成為主要的影響因素。這些因 性升高,進一步加劇匯率與資產價格波動。近
素將對全球和國際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並可能 期美國通過新的減稅法案將導致財政赤字進一
導致台灣 2025 年下半年與 2026 年經濟前景 步擴大,恐進一步衝擊投資人對美國資產的信
面臨更大的風險,值得加以關注。 心,牽動全球股、匯、債市的穩定性。對台灣
首先,美國關稅政策的後續發展,已成為 而言,國際資金流向的變動與新台幣匯率波動
影響全球與台灣經濟前景的關鍵因素。隨著川 帶來直接挑戰。近期受外資匯入、出口商結匯
普政府公布最新對等關稅清單,包括瑞士、印 及市場預期等因素影響,新台幣匯率波動加
度、加拿大及台灣等關稅稅率偏高的國家,正 劇,不僅壓縮出口導向產業的利潤,亦衝擊以
積極與美方展開談判,試圖在 8 月上旬關稅正 美元計價營收為主的企業,進一步影響其整體
式生效前爭取調降空間。然而,由於多數亞洲 獲利表現與資本支出意願。
國家的關稅水準相近,區內國家在吸引生產基 最後是中國經濟情勢的變化,已成為影響
地轉移方面並無明顯優勢。儘管中國面臨相對 全球與台灣經濟的重要風險來源。儘管中國官
較高的關稅負擔,但至今仍未有國家能透過談 方陸續推出多項刺激內需的政策措施,包括增
判取得顯著較低的稅率。以印度為例,原本期 發地方債、降準降息、發放消費補貼等,試圖
望藉由較低關稅吸引電子製造,但最終仍面臨 提振經濟動能,但受到房市低迷、地方政府債
高達 25% 的稅率,競爭力相對受限。更值得 務沉重、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結構性問題所
關注的是,美國針對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啟動 困,內需表現依然疲弱,消費信心難以恢復,
「232 條款」國安調查。若最終針對該類產品 通縮壓力仍大。同時,儘管近期美中雙方已就
加徵關稅,勢將推高終端售價,壓抑需求,進 貿易議題達成初步協議框架,但美方對中貨品
而衝擊我國資通訊產品出口動能。 課徵的平均關稅水準仍高達 55%,加上中國部
其次是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未來走向與美國 分產業生產過剩,為了維持生產與就業,傾向
財政赤字惡化之擔憂。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 以低價商品出口至海外市場,此舉恐加劇「輸
政策路徑出現明顯分歧,反映各國在經濟條件 出型通縮」風險。此類低價傾銷行為正引發國
與政策挑戰上的差異。面對美國關稅政策不確 際市場不安,已有多國對中國商品採取反傾銷
定性升高與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風險,多數央行 或進口限制措施,推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
選擇謹慎應對。例如,美國聯準會截至 7 月 潮,增加經貿摩擦風險。對台灣而言,中國內
中旬仍維持利率不變,對通膨與景氣前景持觀 需疲弱不僅削弱我對中出口需求,若中國企業
望態度,降息時點可能延後;日本央行雖於年 透過低價策略搶占第三地市場,也將進一步壓
初調升利率,但之後維持按兵不動,以因應企 縮台灣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提升我國企業在國
業獲利壓力與成長風險;歐洲央行則已連續四 際市場上的經營壓力。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動
次降息,藉以回應通膨趨緩與經濟疲弱問題; 能趨緩與通縮外溢效應,恐加深全球貿易的不
中國人行持續運用降息與降準等手段維持市場 確定性,進而影響台灣出口與企業投資意願。
流動性,聚焦於穩定經濟成長與市場信心。貨 以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是影響 2025 年下半年
幣政策路徑分歧,使國際資金流動更加頻繁, 與 2026 年經濟情勢的重要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