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證券半年刊114年第9期
P. 45
43
2025
TAIWAN SECURITIES ASSOCIATION
專題論述
證券商客戶身分驗證實務
與制度精進芻議
鄭嘉慶 凱基證券電子商務部資深協理
壹、 前言 與投資詐騙,但是也會拉長服務流程與時間,
影響投資人的使用者體驗;反之,若只為讓投
在全球爆發 COVID-19 新冠疫情之後,隨 資人操作便利而放寬安控措施,則容易留下資
著社會防疫意識的抬頭,國人對非接觸式服務 安破口,讓駭客與投資詐騙有機可乘,故從中
需求快速興起,故金融監督管理委會與台灣證 找到適當的平衡點至為重要。
券交易所等證券主管機關,在疫情期間積極推 近年來,「風險導向取徑」(Risk-Based
動開放證券遠距或非臨櫃服務。惟網路如雙刃 Approach, RBA),已成為金融主管機關在識
劍,便利與陷阱並存,投資人享受便利之餘, 別業務風險層級之後,規畫相對應適當管理
其實風險也潛伏其間。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 措施, 以期符合「 比例原則 」(Principle of
打詐儀錶板」的統計結果顯示,2025 年上半 Proportionality) 的金融監理思考框架,目的在
年全國詐騙通報案件將近 9 萬件,財產損失金 於將高強度的管理措施放在高風險的環節,避
額高達新台幣 490 億元左右,其中投資詐騙案 免齊頭式管理且造成過度侵害權益,從而提高
件逾 1.7 萬件,損失金額達 271 億元,占整體 社會整體資源的使用效率。本文旨在整理說明
詐騙損失金額 55.3%,顯示投資詐騙已經成為 目前證券商線上服務與其對應線上身分驗證機
因詐騙而造成財產損失的主要樣態,故提高證 制的作法,檢視二者適配之合理性,同時採取
券電子交易線上身分驗證的嚴謹程度,實為保 「風險導向取徑」(RBA) 的原則,提出證券商
障投資人權益與維持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的必要 線上服務與其對應線上身分驗證機制適配性的
作為。然而,若對所有證券線上業務設下最嚴 管理框架,作為主管機關日後修訂證券商管理
格的線上身分驗證機制,進行無差別的限制與 規則與作業規範時的參考。
管理,固然可以強化資安防護並減少駭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