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證券半年刊114年第9期
P. 49
證券公會半年刊 第 9 期 證券商客戶身分驗證實務與制度精進芻議 47
乎全部的證券商線上服務,意即只要取得電子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交易密碼幾乎就可以該投資人的身分進行所有 發布之 ISO 31000 推動風險管理作業指引,企
的證券線上業務,故部分證券商開放讓投資人 業推動風險管理的全流程應包括:
得以「OTP+ 電子郵件信箱 E-mail」與「生日
+OTP+ 手持身分證拍照」就能補發電子交易 1. 建立背景 (Establish Context)
密碼,是否與其業務風險程度相適配,值得進 包含確定風險管理範圍與準則、識別內外
一步深入探討。 部市場、法律、技術、文化等影響因素、
其次,以變更個人資料為例,目前證券商 明確組織的目標、策略與運作環境。
實務採行以帳號密碼登入搭配電子交易憑證的
身分驗證機制,讓投資人變更戶籍地址、通訊 2. 風險識別 (Risk Identification)
地址、行動電話號碼、交割銀行帳號、電子郵 依據訪談、流程分析、歷史案例、情境模
件信箱 E-mail 等個人資訊,惟這在邏輯上是否 擬等實務經驗,列出所有可能影響管理目
預表修改行動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標的潛在風險來源。同時,依據市場風險、
這兩項個人資料,與修改在法律層面上屬於投 信用風險、作業風險、法律合規與聲譽風
資人本人所有的銀行帳戶或主要寄送相關郵件 險等面向,對風險本身進行分類。
之用所需之戶籍地址、通訊地址,對證券商
業務風險的影響程度是相同的?如前所述, 3. 風險分析 (Risk Analysis)
行動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這兩項 通常採取風險矩陣、敏感度分析、蒙地卡
個人資料,主要係證券商用來傳送 OTP 一次 羅模擬、壓力測試等方法,進行風險等級
性動態密碼給投資人,考量若有了 OTP 就能 之質化分類 ( 例如:高、中、低 ) 或量化分
補發電子交易密碼,同時有了電子交易密碼幾 類 ( 例如:損失金額、在險價值 (Value at
乎就可以該投資人的身分進行所有的證券線上 Risk, VaR)) 等相關分析。
業務,所以變更行動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這兩項個人資料基本上對證券商整體業 4. 風險評估與排序 (Risk Evaluation)
務風險影響甚大,故對變更行動電話號碼與電 包含針對風險分析結果與可接受的風險水
子郵件信箱 E-mail 這兩項個人資料對應之身 準 (Risk Appetite) 進行比較並明確二者之
分驗證機制強度,理應比照開戶與交易列為最 間的落差程度,再據此對應管理目標對各
高等級,方能取得線上身分驗證機制與其業務 項風險因素排定優先順序,以利決策哪些
風險程度適配制度設計之一致性。 風險因素必須優先處理。
參、 結語與建議 5. 風險應對 (Risk Treatment / Response)
風 險 應 對 方 式 包 括:「 避 免 (Avoid)」,
一、 參考國際通行之風險管理流程設計 即停止或改變活動以消除風險;「降低
(Mitigate / Reduce)」,即採取措施減少發
如【圖 1】所示,依據國際標準化組織 生風險事件發生機率或後續影響;「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