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證券半年刊113年第7期
P. 8
06 2024 TAIWAN SECURITIES ASSOCIATION
徊在榮枯線附近,7 月 PMI 僅 49.4,連續三個 要因半導體等製造裝置、非金屬產品等出口
月製造業活動收縮,顯示經濟復甦艱難。經濟 增加。在 2024 年全年度的日本 GDP 方面,
呈現分化:出口表現良好,年增率從 2023 年 EIU、S&P Global 及 IMF 於 2024 年 7 月發布
底的 2.3% 升至 7 月的 7.0%,推動工業生產 預測值分別為 0.8%、0.1% 及 0.7%,EIU 維
穩健;但投資和消費疲軟,基建投資在地方政 持前次預測值,後兩家機構則較前次預測分別
府專項債與特別國債支撐下有所成長,但房地 調降 0.4 及 0.2 個百分點,原因包括民間消費
產市場持續低迷,投資成長有限。消費復甦緩 疲軟、部分車商因認證詐欺問題而停產及私人
慢,基期因素導致增速放緩。第二季經濟成長 投資放緩等因素影響所致。
率從第一季的 5.3% 降至 4.7%,顯示經濟動 根據 2024 年日本春季勞資談判結果,日
能減弱。儘管經濟面臨困境,財政與貨幣政策 企加薪幅度達 5.28%,創下 30 多年來新高,
卻受到銀行淨息差走低、匯率貶值和地方財政 遠超過 2023 財年的 3.8%。薪資成長促使日
緊張等因素限制,且官方更關注長期結構性改 本央行加速實現薪資 - 通膨的正循環,並在
革,如三中全會的焦點仍在科技創新和財稅體 2024 年 3 月宣布結束負利率政策,將隔夜貸
制改革等議題。 款利率調至 0%~0.1%,成為最後一個放棄負
在三中全會後,中國官方頻繁採取行動, 利率的主要貨幣當局。日本央行同時結束 10
包括降息和安排約 3,000 億元人民幣的超長期 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政策,並
特別國債,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 限制風險資產購買,不再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
刺激內需。據財政部數據,2024 年上半年全 (ETF) 和日本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J-REIT)。
國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1.49 兆人民幣, 這標誌著日本 17 年來首次升息,意味著長期
占全年目標的 38%,發行速度略低於往年。由 貨幣寬鬆政策的轉捩點。儘管貨幣政策正常
於地方政府最終會完成中央目標,加上政治局 化,日圓匯率在 3 月會後未見顯著升值,反而
會議要求加快政策落實,預計下半年地方政府 隨著美日利差擴大,至 4 月底一度貶至 160 日
將加快專項債發行。中國經濟能否加速回穩, 圓,顯示美國貨幣政策對日本匯率的影響日益
仍需觀察政策落實情況和實際數據變化。 加大,不過隨著聯準會有望進行降息,日圓料
日本內閣府發布 2024 年第一季 GDP 年 將逐季回升。
增率第二次速報改值為 -0.7%,較第二次速報 觀察近期國際預測機構對未來全球經濟展
改值前減少 0.6 個百分點,仍為 2021 年第二 望結果,如表 1 所示,國際貨幣基金 (IMF)、
季以來首次負成長,本次調整民間住宅投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世界銀行(WB)
及企業設備投資年增率,分別較前次數值減 均認為 2025 年經濟成長表現略優於 2024 年。
少 0.7 及 0.3 個百分點,年增率來到 -3.7%、- 據 IMF 7 月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表示,
0.7%。財務省公布 2024 年 6 月進口額為 8 兆 全球經濟成長預計在 2024 年達 3.2%,2025
9,846 億日圓,較 2023 年同期增加 3.2%,為 年為 3.3%。隨著周期性因素的消退,各國經
連續第 3 個月成長,主要為電算機及其週邊機 濟活動更接近其潛力,經濟體之間的產出差距
器等產品進口增加,出口額為 9 兆 2,086 億 有所縮小。全球通膨率已自高點下降,惟核心
日圓,年增 5.4%,為連續第 7 個月成長,主 通膨率降幅較緩,致主要經濟體通膨降溫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