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證券半年刊113年第6期
P. 25
證券公會半年刊 第 6 期
投資新摺學:證券資產管理數位化探索 23
圖 5)。2023 年集保結算所「數位身分驗證現 向發行人之股務代理機構申請。前述痛點,在
況與應用場景評估」研究計畫指出,前述流 投資人持有多家證券帳戶及多檔證券之現實下
程於國際通用之數位身分驗證框架規範 ISO/ 被放大。因此,以集保 e 手掌握 App 角色,
IEC29115 下,符合嚴謹之信賴等級要求,並 將有機會協助證券商及股務代理機構做為市場
足以應對大部分非交易指示類之應用場景,代 之單一介面,透過 App 辦理數位化交易,除可
表集保 e 手掌握有成為業界共通身分驗證機制 提供投資人一站式的使用體驗化,亦可協助降
之潛力。 低各證券商市場整體系統開發及維護成本。
以證券商開戶為例,如投資人已完成開戶 鑒此,集保結算所刻正研議「戶戶通平
並開通集保 e 手掌握 App 者,如再至他家證 台」,期待透過單一介面,申請多家證券商
券商辦理開戶作業,依前述評估「集保 e 手掌 之存摺換發等作業,更可降低證券商之系統
握」App 係可做為身分驗證機制,故在他家證 開發及維運成本,讓市場可朝向全面電子化
券商開戶過程中,如透過集保 e 手掌握,即可 方向邁進。
完成其身分驗證,加速整體之效率及便捷性。
三、 資料共享共用介面
二、 集保作業免臨櫃申請介面
金管會 2021 年 12 月發布「金融機構間
資本市場面臨數位化的過程中,對投資人 資料共享指引」,明確揭示金融機構間資料共
證券交易流程出現了結構性的轉變,過往需至 享之機制,以減少各機構因重複建置與維護客
「號子」看股市、下單的景象不再存在,取而 戶資料所增加之營運成本,期待金融市場提升
代之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追蹤股票 效率、發揮加乘效益。經金管會 2022 年 11 月
績效及線上下單之新世代投資人。另一方面, 公布之實際成效所示,證券期貨業 ( 含投信投
投資人資產管理流程數位化需求也應運而生, 顧 ) 新增資料共享業務,如下:
集保結算所透過擔任串接資本市場後台之角 ( 一 ) 共享銀行客戶往來資產資料,以提供完
色,於 2016 年開始規劃提供帳簿劃撥直通式 整金融服務
服務(STP),藉以協助證券商臨櫃作業數位化, ( 二 ) 跨業共享開戶基本資料,便利客戶線上
截至 2023 年年底,已發展開 / 銷戶、匯撥、 開戶或申請投顧會員作業
履約、收購交存、圈存等 11 類別 STP,2023 ( 三 ) 跨業共享客戶相關資料,以利辨識及強
年全年度已有 44 家證券商使用,交易筆數已 化風險控管
逾 800 萬,代表集保結算所對證券商之數位化 ( 四 ) 跨業共享洗錢防制及打擊資恐資料
服務已趨於成熟。 ( 五 ) 跨業共享客戶投資資料,以利提供客戶
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已開放 投資建議及下單
了眾多 STP 服務,但各家證券商之服務體驗 惟以資料共享實例觀之,可以發現金融三
及數位載體有南轅北轍之差異,甚至基於商業 業間之合作,多在同一金控體系下辦理,強化
策略並非所有證券商有提供 STP 服務予投資 風險控管係資料共享重要目標,如前文所述證
人,此外,買賣證券後之股務作業,仍須逐家 券投資人常利用不同證券商多帳戶操作,倘證